Image Alt

最新消息

護理師熟練的叫號聲中,熙熙攘攘的病患魚貫穿梭各診間,走進來一位優雅時髦的女士,疲憊但堅定的眼神馬上吸引我的注意,直覺接下來是一個挑戰。 她很熟悉地背出丈夫6年前腦出血的病史,看診桌上厚厚一疊病歷,腦部手術、呼吸器、多重器官衰竭……,很複雜的病史,我仔細翻著,深怕有什麼遺漏。   腦中風治療充滿挑戰,我們都要不畏艱難 為了這個新治療,他們遠從國外回來,她殷切詢問我是否有把握、有危險?……唉,6年了,我陷入兩難,說不上有把握,只好據實以告。她猶豫了,丈夫也一直搖頭表示不想再嘗試,害怕折騰一番後迎來另一個絕望。她失望地退出診間,我鬆了一口氣,只因僥倖躲掉這個挑戰……但,半小時後她敲了門又進來,這樣來來回回3次,最後他們慎重地決定奮力一搏。   經過仔細推敲治療方式、定位與劑量後,先生完成20次經顱磁刺激治療。某天聽音樂時,她嘗試性地詢問長年只會說單字的先生,「這首歌誰唱的啊?」先生脫口而出「張學友」,讓她大為吃驚也更信心加倍,於是又接受20次下肢行走治療。這一回,先生從原本只能站,進步到只需輕微輔佐就可拿枴杖走路,之後只花了5週的時間,行走速度更增加到2倍以上。   這寶貴的治療經驗開啟了我們對經顱磁刺激更進一步的認識,即使多年頑固陳疾,磁刺激還是具有跳躍式的療效。 挑戰的山頭似乎愈來愈高­­,一位焦慮的女兒帶著媽媽遠從窮鄉僻壤的小村落求診,給我的難題是媽媽9年前中風導致嚴重失語症(無法說隻字片語),同時有過1次癲癇。這難度太高了,我搖頭拒絕,但女兒千求百求,拗不過她的孝心,我答應一試。她還烙下一句話:「我們村落好幾十個人都期盼奇蹟出現,如果有效果,我們會幫你宣傳。」我頓時手心冒汗,心想那要是做不好……。   在仔細定位與計算所需劑量後,媽媽接受10次治療。所幸沒什麼副作用發生。回診日女兒遠在診間門口就道謝連連,直說:「太奇蹟了,媽媽開始會講話、會跟家人溝通,重拾語言功能。」這大大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品質。   接受經顱磁刺激治療,沒有疼痛感,應保持放鬆平靜的心情。圖片來源:蔡泊意醫師提供   經顱磁刺激的原理與效果 經過10年淬煉,經顱磁刺激從開始研發時成功率只有約6成,到目前已突破瓶頸,達到8、9成,造福不少深陷絕望空谷的病友,其中更有約1成病患有奇蹟似的效果,反映在肢體動作、語言、吞嚥、清醒度、認知等等。 經顱磁刺激的原理是根據穿透力強的磁場能量能夠改變大腦的活性,讓受損的腦組織重整,重新發號施令,或由周圍正常的腦組織取代,這種脈衝磁場跟核磁共振檢查原理相同,能量經由體外穿透頭顱,不會造成疼痛也沒有傷口,具有重建神經傳遞的功能,直接增加肌肉力量。目前有大量的學術文章將此方法應用於腦中風、腦損傷、或者腦部退化性疾病,經研究具有證據等級A到B級的效果。但其效力乃隨著不同治療單位有很大的差異性,非常倚賴臨床醫師的操作經驗。   與一般復健不同的是,此療法可使用於意識不清的病患,即使無法配合指令,仍可接受治療,增加意識、清醒程度,或吞嚥、肢體功能。 經顱磁刺激的適應症與禁忌症 適應症:不論出血性或者栓塞型中風,不論是否做過腦部手術、置放引流管,都可接受此治療,手術過後的病患為複雜性病患,仰賴有經驗的團隊治療以避免副作用。中風後1個半月或2個月可介入治療,一部分病患10次後可以有反應,大多數需要20次可達到較完全的反應。   如果有以下禁忌症則不建議使用:反覆發作的癲癇,如果只有局部肌肉抽蓄,或者疾病初期發作的單次癲癇還是可以接受治療,如果體內有非鈦合金的金屬,或者電子產品裝置以致無法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的狀況,也不能使用此治療。原本宣導在2年內介入治療,會有較佳預後,但根據最近1,000多例的經驗,顱磁的療效和病程的長短無關,似乎與體內先天的神經生長因子接受體的活性有關,接受體較多的人,反應率會較佳。   磁場穿透顱骨,達到深層的刺激調控。圖片來源:蔡泊意醫師提供   經顱磁刺激可同時促進各種功能嗎?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腦傷或者腦中風之後,腦部可承受的磁場能量必須被精密計算,刺激強度太高的話則有副作用產生(此與精神科使用於憂鬱症之治療大不相同),因此需要有經驗的團隊,針對病患的需求,分區(上肢功能、行走、語言、吞嚥、認知、排便與膀胱功能區)加以刺激,每一個療程針對特定腦區加以促進活化,無法同時進行,這是為了安全顧慮所做的安排。但多數病患仍會有交叉。連帶反應,可於一療程中得到多項功能或全面進步。   經顱磁刺激具有改變病程的效果 這個新療法已經翻轉我們對腦中風恢復的認識,長久以來我們認為積極治療期頂多1年,過了這個時期就終身定型。然而,最近眾多案例說明這些受損的功能,只要不斷接受磁場調控療程,伴隨適當復健,即使到了慢性期,還可以持續有感地進步,尤其突破瓶頸,產生另一階段的進步,似乎,這是一個可被治療的病!   此療法具有改變病程的效果(Disease modifying strategy),這些發現亦刊載於國際學術文章註。未來,我們將繼續研發,期望能帶給更多病患與家庭重生的希望。   註釋: High-frequency versus theta burs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更新日期:2019/12/30更新內容:37歲知名健身教練「筋肉爸爸」9月驚傳中風,幸好及時送醫治療,沒有危及性命,不過身體半癱無法行動。根據《聯合報》報導,日前他與同為健身網紅的妻子「筋肉媽媽」一同接受媒體訪問,現身時已經能夠拄著拐杖行走,復健3個月以來狀況良好,預計一年後可以復原8成以上。從半癱到能行走、平舉雙手,筋肉爸爸的復健為何能夠如此順利?除了靠他的堅定意志之外,他也歸功於平時的運動習慣。對於很多中風患者和家屬來說,復健是一場漫漫長路,把握6個正確觀念,能讓這條復健之路走得更穩當。 -----(以下為原文) 我就像一個嬰兒困在成年女子的軀體裡。」曾經歷嚴重腦出血的美國神經解剖學家吉兒•泰勒,形容自己剛中風的狀態,連最簡單的翻身,都必須從零學起。   對多數中風患者和家屬來說,復健宛如沒有終點的旅程,及早建立正確的觀念,將有助復健之路,走得更穩更順利:   愈早復健愈好 為了及早預防中風併發症、減輕機能損傷、恢復最佳功能,「目前的趨勢是愈早開始做復健愈好,」台大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梁蕙雯指出,患者經醫療處置後,只要生命跡象穩定,沒有其他嚴重併發症,醫療團隊便會評估是否需要復健,並開立適合的復健處方。   依據中風後不同階段,復健治療的重點分別為:   急性期:缺血性中風後約3~5天內,出血性中風約7~10天,即可協助病人做被動關節活動、正確的擺位及翻身,以預防關節攣縮、關節疼痛、褥瘡等併發症,為復原打下基礎。   亞急性期(積極治療期):中風發生後一週至數個月之間,患者生命跡象趨向穩定,復健目標在於誘發神經功能恢復、重健病人的步行能力和運動功能、訓練日常生活自理,及提升患者的獨立度,並配合使用輔具彌補身體喪失的功能。   復健科醫師也會視病人的失能程度開立不同的治療處方:物理治療處理步態異常、肢體運動困難、肌耐力不足等問題。職能治療則著重於上肢功能訓練、姿勢控制、日常生活訓練(如飲食、穿脫衣物、個人清潔等)、輔具訓練等。至於吞嚥困難、口齒不清、失語症則由語言治療師協助。   維持期:中風後6個月至一年以上,病情進入慢性穩定,大多數病人已出院,治療重點在於以居家復健或社區復健,鞏固患者的復健成果,提升生活品質。治療師也會提供輔具和居家環境的改造建議,讓病人能夠安全行動。對於有可能回到職場的病人,則評估其工作能力、加強訓練,以期順利回歸社會。   進步緩慢,依舊要持續復健 中風受損的肢體動作功能,在發病後3個月恢復最快,因此一般稱中風後6個月內為恢復黃金期,但這並不代表6個月後就不會有改變,「只要努力都還有進步空間,」梁蕙雯強調。   大腦皮質的特色是「用進廢退」,即使在黃金期間積極復健治療,恢復一定程度的行走能力及生活自理,如果就此停止,往往會再度退化,而只要繼續訓練,就算中風一年以上,「患側功能還可能再改善,」梁蕙雯說。   多數中風患者必須和後遺症共存,因此病人和家屬也要調整心態,雖然難免遇到瓶頸,無法恢復到和發病前一模一樣的狀態,仍能利用大腦的可塑性,藉由各種訓練和學習,建構新的生活。   心理復健更重要 中風復健是漫長而辛苦的歷程,面對巨大的失落和身心損傷,中風患者容易出現提不起勁、疲累,無法面對現實而自暴自棄。據醫護人員觀察,70~80%中風患者會出現情緒低落,20~30%甚至會產生憂鬱症,嚴重影響復原速度。   「心情放開了,才擁有生機,」職能治療師柯宏勳說,除了肢體訓練,心理上的復健對中風患者同樣重要。當患者意志消沉時,照顧者不宜過於急躁或斥責,應耐心傾聽、陪伴及鼓勵,讓病人感受被接納,協助他找到復原動機,也可加入病友團體,聽聽過來人的經驗,尋求支援。   此外,腦部損傷也可能造成情緒障礙,尤其左側前額葉和顳葉部位的中風較容易發生憂鬱症,如持續出現情緒低落、哭泣、失眠、胃口差、不想出門,甚至想輕生等狀況時,必須尋求精神科醫師評估,以藥物或心理治療改善。   就算語言能力損傷,依舊該積極復健 約有近四成中風患者,會因左腦語言中樞損傷導致失語症,失去聽、說、讀、寫的部份或全部能力,理解困難者會胡言亂語、重複說同樣的話;命名困難者會無法說出物品的正確名稱等。失語症沒有藥物能夠治療,但可以透過語言治療改善。   失語症的症狀差異大,需要依個別狀況訂定不同的復健計劃,「理想上最好每天都能接受語言治療,」新光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陳怡光指出,密集練習的效果較佳,但台灣語言治療師不足,又受限於健保給付而難以達到,因此居家練習相當重要,如果經濟能力許可,也可自費請有執照的語言治療師協助。   照顧者和失語症病人溝通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1. 減慢說話速度,音節明確,句子之間適當停頓,不要過度大聲。 2. 尊重患者,避免用命令式或孩子氣的口吻說話。 3. 說話時要面對病人,看著他的眼睛,幫助患者從表情、動作得到線索理解。 4. 談話內容要具體,以病人熟悉的人、事、物為主,較能激發記憶和聯想。 5. 可運用手勢、圖片、照片、書寫、溝通輔具等協助理解和表達。 6. 當病人說不清楚時或停頓時,不要打斷或急著幫他們說完,耐心等他們說出目標字。 7. 盡量一對一交談,讓患者可集中注意力。 8. 病人無法清晰說話時,不要假裝聽懂或一直猜測,可以暫緩話題,減少病人的焦慮挫折。   日常活動就是復健 許多家屬認為只有特定的治療才算復健,至於穿脫衣服、刷牙、進食等生活功能,只要等病人恢復後自然就會了,不需要特別練習。   「什麼事都讓別人幫忙做,反而進步得慢,」梁蕙雯指出。很多照顧者因為捨不得或怕麻煩,一手包辦所有日常活動,不但剝奪病人重新學習的機會,更可能使其養成依賴感,失去自尊而看輕自己。   自我照顧動作有助建立病人空間概念、促進兩側肢體協調,也能增加病人的自理能力,減輕照顧者負擔。當病情穩定,得到醫生許可讓病人坐起時,即可依治療師建議進行生活功能訓練,「照顧者要適時放手,讓患者自己多練習,」梁蕙雯提醒。病人也要主動參與,為回歸原有的社會角色和生活而努力,而不是一直被動接受照顧。   使用輔具不代表沒用 不少中風患者誤以為,使用輔具就等於一輩子不會好、變成家人累贅,或擔心他人的目光,因而排斥使用輔具,其實選擇適合的輔具,不但能協助患者更輕鬆、安全地完成日常活動,避免因過度勉強導致肌肉痠痛、關節變形,也能減少照顧者受傷。   輔具的種類很多,包括行動輔具、生活輔具、溝通輔具、移位輔具等。   行動輔具如拐杖、輪椅、助行器等,可幫助患者安全移動或自行出門;生活輔具如進食、盥洗、如廁、穿衣輔具,能讓病人自我照顧,增加獨立性。溝通輔具有助失語症的中風患者表達想法和需求;移位輔具則能讓照顧者在搬運患者時更省力。   由於中風患者後遺症的個別差異大,適合用的輔具也不相同,並不是貴就一定好。為避免買到不實用的輔具,最好先請教復健科醫師或治療師。目前各縣市政府設立的輔具中心均可免費諮詢和體驗,並有專業團隊提供到宅評估、檢測維修及租借服務,對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及低收入戶患者也有提供經費補助,可至輔具資源入口網(服務專線02-28743415)、各地輔具中心網站查詢相關訊息,或洽各縣市社會局。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高爾夫以往在台灣被稱為「貴族運動」,但近來隨著台灣高球好手如前世界球后曾雅妮、仁川亞運金牌潘政琮等人在世界高球體壇嶄露頭角,吸引了更多人加入高球運動。據估計,台灣的高爾夫運動人口在2020年將會超過100萬人。 業餘選手比職業選手容易手肘受傷,下桿動作是關鍵! 無論高爾夫初學者、業餘選手或是職業選手,都可能發生手肘疼痛的情形。整體而言,高爾夫職業選手受傷的比率較高,唯獨手肘的傷害卻是業餘選手比較盛行。高爾夫業餘選手中,每3個人就有1個人手肘受過傷;職業選手則是每10個人才有1個。 透過動作分析,專家發現下桿的動作是造成打高爾夫造成手肘傷害的關鍵。職業選手前導臂(非慣用手)伸肌群最大出力的時機是在下桿的前期;業餘選手則是在下桿的後期到擊球的瞬間。這代表業餘選手為了產生更快的揮桿速度與爆發力,比較依賴手臂的力量來加速揮桿;職業選手則比較懂得運用軀幹的旋轉來產生力量。 由此我們不難了解為什麼儘管高爾夫職業選手的練習時間更長,業餘選手的手肘受傷卻高達職業選手的3倍以上。而女性業餘選手軀幹力量不足,依賴手臂力量的狀況更為普遍,所以,手肘甚至成了女子業餘高爾夫球選手受傷最多的位置。 「網球肘」與「高爾夫球肘」受傷機轉大不同 俗稱的「網球肘」指的是「肱骨外上髁炎」;「高爾夫球肘」則是「肱骨內上髁炎」。在高爾夫球的手肘傷害中,「網球肘」的發生比率是「高爾夫球肘」的5倍。   高爾夫的運動傷害主要是來自慢性的損傷累積,與過度使用相關,佔全部傷害的8成以上,創傷相關的運動傷害僅佔2成不到。   負責伸展手腕、伸直手指的「伸肌群」肌肉匯集成「總伸肌腱」附著在手肘「外上髁」,網球肘主要是因為「前導手」的過度使用導致外上髁傷害。症狀包括外上髁位置壓痛,以及手腕、手指伸展時產生的外上髁疼痛。常見原因包括:  ■ 握桿過緊導致肌腱的拉力增加■ 揮桿時擊打到地面造成額外拉扯■ 軀幹用力不當增加手肘施力■ 過度練習累積傷害   相對來說負責彎曲手腕、手指以及前旋前臂的多條肌肉匯集成「總屈肌腱」,附著在手肘「內上髁」,高爾夫球肘主要是因為突然的外力造成「後繼手」(通常是慣用手)的內上髁傷害。相對於網球肘,高爾夫球肘的症狀包括內上髁位置壓痛,以及手腕、手指屈曲時產生的內上髁疼痛。常見原因包括:  ■ 球桿打到石頭、樹根等阻礙物或是「挖地瓜」■ 在人工草皮、長草叢、沙坑揮桿■ 業餘選手下桿時不用前導手帶領,用後繼手去「推」球桿加速 8招預防高爾夫運動手肘傷害 要預防打高爾夫球造成的手肘傷害,最好可以透過專家指導從動作的調整開始,朝下列各個環節著手:   1. 進行核心肌群訓練:強化核心肌群可以讓「動力鏈」更流暢,減少力量從下肢傳遞到上肢時的散逸。強壯的核心肌群還能維持腹內壓力,保護脊椎,避免椎間盤凸出。   2. 改善軀幹及關節柔軟度:軀幹及關節僵硬會影響到力量的產生,為了要產生足夠的力量,動力鏈的其他部位如上肢肌肉就得代償增加施力,因而提高了這些部位的受傷機率。   3.

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疫情沸沸揚揚,連NBA名將杜蘭特(Kevin Durant)、伍德(Christian Wood)、葛伯特(Rudy Gobert)都染疫。運動不是會增加抵抗力?怎麼這麼多頂尖運動員都中標? 適度運動的確能增強身體抵抗力,每週累積「中強度有氧運動」150分鐘,就能帶來好處。缺乏運動時身體的抵抗力會降低,但「過度運動」對身體抵抗力的抑制更嚴重。許多頂尖運動選手或運動愛好者,每週運動訓練的時間跟強度都遠超過身體的負荷,又缺乏足夠的恢復,所以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風險也就提高了。 提到運動風險,兒童跟青少年在這波武漢肺炎的感染是屬於風險比較低的族群,就算感染了,多半也無症狀或是症狀輕微。相反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研究指出,年紀大、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跟腦血管疾病的病人,最可能因為感染新冠病毒產生嚴重症狀,甚至因此住進加護病房。建議跟年長者或慢性病高風險族群一起運動時,要適當保持距離,儘量以言語關心代替非必要的肢體接觸,以保護年長者降低感染風險。   到底這個病毒為什麼這麼可怕,對運動愛好者又有哪些影響呢?   容易被運動愛好者輕忽的症狀 根據WHO截至今年2月20日的統計,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前10名症狀如下: ‧發燒(87.9%)‧乾咳(67.7%)‧倦怠(38.1%)‧有痰(33.4%)‧呼吸急促(18.6%)‧肌肉或關節疼痛(14.8%)‧喉嚨痛(13.9%)‧頭痛(13.6%)‧發冷(11.4%)‧噁心嘔吐(5%)  這些症狀聽起來跟一般感冒很像,但還是有一些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尤其運動愛好者出現這些情況更應該提高警覺! 感染冠狀病毒可能的症狀 身體發熱、運動後異常倦怠要小心 新冠病毒感染的「發燒」,不像以前SARS病毒感染很多都會高燒到39~40℃,反而有很多不發燒、低燒、或是反覆燒的情形。無論你是不是運動愛好者,經常自我監測體溫,不要輕忽低燒是很重要的。   關於「倦怠」,有固定運動習慣的民眾對自己的體能狀況通常會比較清楚,如果平常跑10公里都神清氣爽,突然跑3公里就覺得精疲力竭,或是運動強度拉不上來就要有所警覺。倫敦奧運蛙泳金牌南非名將范德柏格(Cameron van der Burgh)在自己的twitter上也提到,他疲倦到連走個路都要幾個小時才能恢復!   「肌肉關節疼痛」雖然只名列症狀排行第6,但愛運動的民眾卻要更小心,因為運動或訓練後的肌肉痠痛,容易讓運動愛好者忽略掉這個警訊。如果在沒有訓練的部位也發生痠痛,或是出現運動量與痠痛程度不成比例,無論是否合併有呼吸道症狀,都要小心可能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關。   除了上述症狀以外,這次在台灣、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南韓、日本,都有不少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發生「嗅覺或味覺喪失」的症狀。根據南韓的研究,有將近3成的病人,都產生了嗅覺喪失的症狀。英國耳鼻喉科協會也認為味覺喪失及嗅覺喪失可能是這波感染的重要之一。最有名的就是NBA首位感染的爵士隊球員Rudy Gobert,他在3月23日的社群網路貼文提到,自己已有4天聞不到任何味道。撇開症狀本身不說,最大的問題是只有這些「非典型症狀」的病人,很容易變成隱藏的傳染源,將病毒傳播給身邊的其他人而不自知。   年輕人感染時症狀通常比較輕微,甚至有可能無症狀,在恢復後對運動能力的影響可能就很輕微,甚至不會影響。但在高危險群運動愛好者,一旦產生嚴重的併發症,就可能影響到將來的運動能力。   感染武漢肺炎會影響將來運動能力嗎?   根據統計,約有3~5%的感染病人會出現「肺纖維化」的後遺症。肺纖維化是因為感染後嚴重發炎產生的結果,纖維化的肺泡組織就像傷口的疤痕,彈性變差,沒辦法正常發揮交換氣體的作用,而換氣能力換直接影響到最大攝氧量及整體心肺功能。雖然有部分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恢復後肺功能會下降20~30%,但目前仍缺乏整體的統計數字。    可怕的是,纖維化的肺部組織一旦形成就幾乎無法恢復,所以如果發炎太嚴重,纖維化範圍太大,就可能永久影響到心肺功能,極端嚴重的例子甚至必須換肺。一旦這樣的後遺症發生,除非運動項目與心肺適能關係較小,否則可以預期運動表現很難回到顛峰。 (本文作者為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劉又銓)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美國網球名將小威廉絲(Serena Williams)日前宣布因阿基里斯腱傷勢退出法國公開賽;美國職業籃球明星球員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亦於2019年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總冠軍賽第五戰因阿基里斯腱撕裂而缺席隨後的系列賽,究竟阿基里斯腱的重要性為何?受傷後又該如何治療和預防保健呢? 無堅不摧的阿基里斯腱? 阿基里斯腱(Achilles tendon)位於小腿後肌末端與跟骨相接處,可以幫助我們做踮腳尖的動作,同時也是全身最強壯的肌腱。   阿基里斯腱的名稱來自於希臘神話中的戰士阿基里斯,阿基里斯的母親為了讓他的肉體能抵抗任何傷害,因此雙手握著他的腳跟將他浸入泡了能讓人無堅不摧的神河中,唯獨少泡了雙手握住的地方,也就是阿基里斯腱,因此阿基里斯腱成了阿基里斯唯一的弱點,最後他也因此喪命。作為全身最厚實的肌腱, 阿基里斯腱確實強壯,然而受傷的狀況並不少見。 為什麼阿基里斯腱會受傷? 阿基里斯腱傷害較容易發生在下列族群:男性、年齡大於30歲、體重過重、有糖尿病,或是小腿後肌緊繃及肌耐力不足 、膝關節或髖關節周圍肌群穩定度不佳的人。在導因方面,過高的運動量常常是主因。所謂過高的運動量包含運動強度及時間,例如平常只是在平地慢跑的人突然進行越野衝刺、或是平常只在運動場跑10分鐘的業餘跑者突然參加10公里馬拉松路跑, 甚至日常平坡散步的人,突然去走了一整天的斜坡上山。運動時的裝備,如不當的鞋具常常也是造成傷害的原因。此外,像是籃球、網球這類需要快速變換行進方向角度的運動,也是造成阿基里斯腱受傷的危險因子。   不同運動之間相互搭配訓練,可以避免同一種傷害的耗損反覆累積。譬如馬拉松跑者可以在訓練期間同時搭配游泳、瑜伽、重量訓練,來達到訓練心肺功能、肢體穩定控制、柔軟度、肌力等的效應,又避免運動本身的微創傷在身體還沒休息夠、組織能變強之前,不斷耗損。   如何診斷阿基里斯腱傷害? 多數時候,復健科醫師經由理學檢查如觸診就可以診斷阿基里斯腱傷害。肌腱在X光下無法成像,因此X光的角色有限。高解析度肌肉骨骼超音波是影像診斷阿基里斯腱傷害的首選,復健科醫師可以用肌肉骨骼超音波快速診斷阿基里斯腱的受傷及發炎程度;核磁共振檢查也可以評估阿基里斯腱傷害的程度,然而通常等待檢查的時間過長,比不上超音波檢查即時。   疼痛緩解的方法,除了傳統的止痛藥及物理治療,復健科醫師可以在高解析度肌肉骨骼超音波導引下,將藥物精準注射到阿基里斯腱的發炎或撕裂處,達到疼痛緩解及組織修復的效果。有些研究指出,體外震波也對阿基里斯腱傷害有止痛及治療效果。   類固醇可以快速緩解疼痛,然而類固醇可能造成組織結構弱化甚至更容易肌腱斷裂,因此不建議使用。增生療法例如高濃度葡萄糖及高濃度自體血小板可以增加局部生長因子,復健科醫師可經由超音波導引將藥物精準注射到病灶處,達到止痛及組織修復的效果。 受傷後還可以繼續運動嗎? 除非因為阿基里斯腱嚴重斷裂尚未開刀、或嚴重疼痛到即使把重心放在沒受傷的腳上都無法站立,在急性疼痛發炎開始降低時大多數人都可開始進行訓練。當然每個人受傷的情形不同,是否適合開始還是需要由醫師綜合影像和臨床表現進行專業判斷。   和其他所有肌鍵傷害一樣,逐漸承重的運動除了本身就有降低發炎水腫、止痛的效果,更有助於受傷處的肌腱和周圍的肌肉變得更強壯。剛開始訓練時或訓練進階時稍微產生疼痛是正常反應,不代表患處變得更糟。運動時產生的疼痛一般以「受傷時最疼痛的狀況」的40%疼痛為許可範圍,如果疼痛超過這個狀況,可減少踮腳支撐的幅度或反覆次數。 基礎阿基里斯腱肌力訓練 第一期:膝蓋伸直以及微彎下訓練用雙腳腳尖反覆站立支撐體重訓練期間以腳尖撐起身體重量站立再放下,建議可以每天每種(伸直/微彎)做2組,每組3回合各15下。在疼痛逐漸減少和越做越輕鬆時,把重心放到受傷的腳上。   第二期:膝蓋伸直以及微彎下訓練用單腳腳尖反覆站立支撐體重訓練期間以腳尖撐起身體重量站立再放下,建議可以每天做兩組,每組3回合各15下。越來越輕鬆時也可以加上負重,如手持啞鈴慢慢增重。   第三期:膝蓋伸直以及微彎下訓練用單腳腳尖,在階梯(或小凳子)邊緣反覆站立支撐體重訓練期間以腳尖撐起身體重量站立再放下,建議可以每天做2組,每組3回合各15下。越來越輕鬆時也可以加上負重,如手持啞鈴慢慢增重。 伸展運動放鬆腿後肌 在膝蓋伸直及微彎下進行腿後肌拉筋,建議拉到有點緊繃感,每次持續30秒~1分鐘 結語 雖然我們沒有能讓身體無堅不摧的聖水,不過如同所有受傷後的恢復原則,透過循序漸進的休息、消炎止痛,之後逐漸訓練活動度直到恢復正常,然後訓練肌力和肌耐力,再訓練敏捷、協調、爆發力, 我們可以走過傷害,重返生活及賽場。 (本文作者為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兼任主治醫師陳渝仁,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兼任主治醫師、台灣運動醫學會副祕書長林杏青)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運動對糖尿病患者有多重要呢?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規則運動可讓糖尿病患者改善心肺功能、維持理想體重、有助血糖及控制、降低冠狀動脈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紓緩心理壓力。也因此,醫生會鼓勵糖尿病患者多做運動。 不過糖尿病患者要運動之前,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呢?糖尿病常會造成血管、神經、眼部的病變,也因此在運動之前,要先評估心血管系統、足部、眼部、血糖、血脂等部分,以確認是否已有現存的血管及神經併發症、或是潛在性的心臟病風險,並依照檢查結果給予適當的運動建議。   每週至少3次中等強度以上有氧運動 中等強度運動指的是:有點喘但仍然可以講話的程度。像是散步、快走、慢跑、有氧舞蹈、游泳、騎腳踏車等;運動時間至少達每週150分鐘以上,並合併每週2~3次的阻力訓練及伸展運動。 游泳、舞蹈、騎腳踏車等,有點喘但仍可以講話的運動,皆是中等強度的運動   糖尿病患者也要小心跌倒的問題, 如果有傷口會癒合較慢,所以平衡訓練也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維持足夠的肌肉量非常重要。人體中多餘的血糖會轉變成肝糖儲存,有需要時,再由肝糖轉變成血糖被身體利用。 肝臟與骨骼肌正是儲存肝糖的兩大器官,由此可知,增加肌肉量有助於病患維持血糖的穩定,也可提升對血糖藥物的反應性。 而下肢又是全身最大的骨骼肌所在處,由此可知下肢肌肉強化的重要性。 肥胖的患者則應避免對下肢過度承重的運動(像是上下樓梯、跑步等),以減少對足部造成傷害及退化性關節炎的危險, 可以用水中步行、腳踏車等來進行下肢的肌力訓練。   運動時注意血糖變化 這些情況避免運動 糖尿病患者運動時,應包含暖身運動(5~10分鐘)、主要運動(20~60分鐘)、緩和運動(5~10分鐘)3步驟。 患者可以在運動前及運動後監測血糖,運動前血糖如果低於100mg/dL以下,建議可以先服用糖類食物後,再開始運動。如果運動前血糖已達300mg/dL以上、70mg/dL以下,或有尿中糖、丙酮呈陽性者則不應運動,應就醫調整好血糖後再開始運動。 如無法得知運動前後的血糖值,則可採短時間、低強度運動,並在出現身體不適時,即時暫停運動。   運動前要先注意自身的狀況及周邊的環境,如果有剛發生低血糖後、發燒、血壓不穩時,應暫時停止運動。環境的部分如有天氣過冷、過熱、雨天、視野能見度不佳、光線昏暗時,也不宜在這樣的環境運動。 糖尿病患者運動 最需要小心「運動後低血糖」 患者平時三餐應定時定量,並規律服用藥物。如果在運動中或運動後出現飢餓感、出冷汗、頭暈、頭痛、四肢無力、焦慮、視力模糊、混亂、意識改變等低血糖症狀,要立即停止運動,並服下隨身攜帶的點心。   低血糖可能發生在運動後,甚至可能在運動後12小時才發生,因此運動結束後頻繁地監測血糖是必要的,以避免低血糖情況的發生。特別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運動,也不宜在使用降糖藥後且尚未進餐時進行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 運動後監測血糖是必須的   運動時隨身攜帶含糖食品及識別卡, 含糖食品建議用葡萄糖錠 (在藥局可以購買到), 發現低血糖時急用,比較不建議巧克力、冰淇淋。它們的脂肪含量高,會影響到糖類的吸收速率。   識別卡上可寫上姓名、親友聯繫方式,並註明你是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現意外,便於他人採取急救措施及幫助聯繫患者家人。運動過程最好能夠有人陪伴,在低血糖或昏厥路倒可以有人及時協助。運動也應規律且固定強度,如果要增強運動強度,則應考慮增加飲食量或調整藥物使用。   如果已有糖尿病神經病變或眼病變,則要小心不要跌倒,或造成傷口。運動時需穿著布鞋及襪子,絕對避免赤腳運動,要特別注意鞋底平整,不能有沙、石之類的異物。每次運動前後要檢視足部皮膚,注意有無傷口而不自覺,並且小心照顧傷口,以免有糖尿病足病變情況。若已有足部潰瘍的情形,則應避免承重運動及水中運動,以避免傷口惡化。   也提醒已有視網膜病變情形,則要避免高強度運動、跳躍、頭低腳高、憋氣等會造成血壓上升的運動,以避免玻璃體出血的發生。   若有自律神經系統病變,則會對熱無法及時反應而容易脫水,因此適當補充水分是相當重要的。此時心跳和血壓的反應也會較為遲鈍,不建議以心跳做為運動強度的評估,而應以運動自覺強度(rating of perceived

不管是肩頸上背痛,還是下背痛、大小腿後側緊繃,要是在家可以隨時按摩,那該有多好?可是按摩椅比較吃空間;震動槍自己拿有點累,有些角度又會不順手,無法自己按到想按的位置。近來有廠商推出了震動按摩球,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優缺點吧! 其實一直以來,復健科醫師都很喜歡在診間教導病人使用網球來做自我放鬆按摩。主要原因包括了便宜、方便、不佔空間、病人操作方便。尤其針對肌筋膜疼痛症的病人,以網球在特定的激痛點按摩是一個經濟實惠的好方法。又或是要放鬆一般肌肉緊繃的狀況,如果操作技巧熟練,網球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使用網球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某些部位很難同時下壓球體又用身體滾動它,尤其臀部或是大腿後側的肌肉,滾動時需要特定的姿勢及上肢支撐配合。因此震動按摩球是個不錯的主意,只要用身體的重量輕壓在上面,就可以體驗不求人也不用狼狽地不停移動身體的按摩了。當然,不同廠牌,功能與品質也各異,下手前還是要多比較喔。   避免受傷,震動按摩球使用前必知 1. 最適合按摩部位: 下背及臀部的肌肉;小腿及大腿後側也不錯。 2.不適合使用的部位: ‧手臂前側到手掌心,也就是手肘以下的掌側區域要謹慎使用,因為正中神經在附近,強力震動有可能會導致正中神經支配的區域不舒服,而引起手掌發麻的狀況。 ‧腳掌部分,有足底筋膜炎的病人要小心使用。因為球滿硬的,如果用力踩踏,可能會使足底筋膜發炎更嚴重。 ‧骨突處、脖子、頸椎以及脊椎正中央、周邊神經接近體表處、開刀過的位置,都不適合使用。   3.不適合使用的狀況: 懷孕、脊椎滑脫、脊椎退化、椎間盤凸出、糖尿病神經病變、視網膜剝離或病變、有裝置心臟節律器、癲癇、偏頭痛、最近有手術過、近期的關節置換、有子宮內避孕器、金屬內固定……等。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狀況或是否適合使用,請先詢問您的復健科醫師,不要自己貿然使用,以免造成對身體的危害。 震動按摩球最大好處是按摩可以自己來,不用靠別人。但要提醒的是,市面上一般震動按摩球的震動程度不一,太過強烈的震動對肌肉及神經都不好,建議先從最輕的強度開始使用。   那麼要使用在哪個部位,才可以有效解決痠痛呢?那就要看是什麼診斷了。   如果是肌筋膜疼痛症,最需要按摩的點往往不是自己覺得最痛的點,而是激痛點。尤其是肌腱炎,最痛的往往是不能按摩的點,這時就要先輕輕紓緩肌肉,不可在最痛處(肌腱附著處)做震動按摩。   此外,在做完紓緩按摩之後,加上適度地拉筋伸展,可以讓肌肉保持更佳的柔軟度和彈性,以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後續也可以視情況再慢慢增加肌力訓練。   由於每個人痠痛的原因不同,如果自行按摩及休息1星期後仍未緩解,建議還是要諮詢復健科醫師,透過理學檢查、X光、超音波等,找出真正的原因,給予適當的治療建議。畢竟痠痛只是一種症狀,根本原因也許是神經壓迫導致的疼痛,或是生活中生物力學的使用不當,也可能是其他內外科疾病相關的症狀。如果只是一直用按摩治療痠痛,恐怕會不停復發,也無法真正治本。   (本文作者為宇泰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怡嘉)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104歲的劉奶奶總是受到家人悉心照護,但是隨著年紀老化,行動困難,定期帶她就醫成為家人心裡最大的「難」! 台灣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攀升,醫療費用支出也大幅增加。高齡長輩罹患的疾病多為慢性病,需長期追蹤控制;許多疾病常伴隨失能,使得病人的認知機能、行走功能、吞嚥進食,乃至於大小便控制都出現問題。 目前以專科醫師為導向,多科看診的醫療模式,並無法完全解決這些病人失能後衍生的各種問題,甚至,當這些病人需要進一步的醫療照顧,例如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脫水導致電解質不平衡、長期失禁導致泌尿道感染,被送到醫院急診後,總是在不同的專科病房間出入。這種周而復始的循環,非但沒有延長病人的壽命、增進他們的生活品質,反而在每一次的住院過程中,因病人與家屬面對不同專科醫療團隊,而無法有整體、連貫的照護。 病人出院後,回診往往需要舟車勞頓,甚至一整天待在醫院,看2個以上的專科,的確是不小的負擔。 有鑑於此,衛福部參考高齡化更為明顯的日本,於2016年制定居家醫療(日本稱為在宅醫療)政策。 「往診」是在宅醫療最早的核心概念 早期台灣的診所與醫院分布不均,若病人有醫療需求,醫師們常提著一卡皮箱,親自到患者家中診察,執行醫療業務。居家醫療就是承襲這種精神,並加入其他多職等醫療專業團隊,包括護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及營養評估、社工等,實踐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與照護。 身為復健科醫師,專業訓練即為「全人照護」,我對照護高齡長輩又很有興趣,且2016年有幸前往日本國立長壽中心見學2個月,耳濡目染之下,對於從事居家醫療,自然是義不容辭。 與其他專科醫師相比,復健科醫師在從事居家醫療時,對患者的整體功能評估與運動指導,更為得心應手。 我日前探訪了劉奶奶,以此經驗與大家分享復健科醫師在長照的角色: 劉奶奶患有輕度失智症,5年前開始與女兒同住。由於生活日夜顛倒的情形越來越嚴重,去年底起,由精神科醫師處方相關藥物,調整日夜節律。此外,她行走越來越緩慢,出門就醫日益困難,且體重減輕、進食狀況也不甚理想,因此收案為居家醫療的病人。 認知與精神狀態 第一次訪視時,女兒、看護陪伴,我先評估劉奶奶的認知與精神狀態,發現她對時間序列的定向感比較差,地點與人物的辨識比較好,所以提醒家屬與照護者,務必於每天早上起床後,告知劉奶奶當天的月份、日期及時間。 肌力評估 劉奶奶的下肢肌肉明顯萎縮,無法由坐姿自行站起,也導致行走困難,因此我準備彈力繩,指導患者與家屬,如何在家中從事下肢與上肢的肌力訓練(見下圖),並衛教在運動前、中、後的注意事項。 此外,因為劉奶奶視力退化非常嚴重,我除了針對家中行走動線、安全起居提出一些建議,評估過後,也建議家屬不要購買跑步機或滑步機等運動器材,而是在照護者的協助下,利用彈力繩與椅子從事相關運動。 體重減輕與吞嚥問題 劉奶奶已經完全沒有牙齒,也未使用假牙,無法攝取一般食物,目前進食以軟質食物為主。我發現,她進食速度明顯減緩,常把食物含在口腔,卻沒有吞下去,以致於進食量比預期少了許多;進食液體時偶爾嗆咳,使她不愛攝取水分,因此我介紹了改變食物質地的方法、餵食技巧,以及實用的健口操,並建議家屬,申請長照居家吞嚥治療與營養評估的服務。 而對於劉奶奶的用藥,我也提出一些建議,例如制酸劑不要與阿斯匹靈(Aspirin)一起吃,因為即便一起吃,也無法預防潰瘍,其它還有銀杏的適應症、不應過度倚賴睡眠鎮靜類藥物等。 居家醫療強調以「家」做為病人的療養場所,由醫療團隊走入家中,看到病人與家屬真實生活的一面,結合醫療與生活,使病人安心。復健科醫師用專業,用心提供病人在家的全人照護。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骨質疏鬆定義 「骨質疏鬆」會造成骨頭的質量變低,細微的結構會變差,因此,骨頭容易有脆裂性骨折。平常走路的高度跌倒造成的骨折,代表脆裂性骨折,這類骨折即是骨質疏鬆的警示。所以,非車禍、非高處墜落的骨折,小心!可能是骨質疏鬆造成的。 哪些狀況易骨質疏鬆?有下列情況: 1. 過去骨折 2. 父母髖骨骨折 3. 吸菸 4. 長期使用類固醇 5. 類風濕性關節炎

台灣邁向高齡化,民眾期許老後人生要有品質、活得健康,對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希望不但「用得到」,更要品質合理、整合醫療,讓資源不浪費又具延續性。 現今長照2.0社區整合照顧模式,已廣泛施行且強力推動,更取經國外模式的部分中期照顧概念,預計在失能老人照顧外,更延伸發展老人失能恢復。至今確實擴大照顧為數不少個案與家庭,建構起各地一定數量的服務網絡及服務人員。 從失能者角度出發,規劃有品質的長照生活 然而快速推行所需面對的是,因老人長照處境牽涉複雜,遑論恢復失能遠較照顧本質更為複雜、醫療性更高、資源消耗更大、做不好的不良後果更深(可能耽誤病情時機或耽誤該恢復的失能)。 復健科醫師專長為老人復健,擅長用醫療級的復健評估與介入治療,在個案老化過程中,精準判斷預後並建立實際目標,協助可回復的失能、延緩可預防的失能、指引長期失能之適當長照與代償方式。對於家屬照顧處境,復健科醫師已有周全的建議、經驗,能從失能者照顧角度出發。復健科醫師並能協助長照服務團隊,找出醫療切入點及恢復功能最佳解方。 個案服務層面的品質、資源、整合的要求,可藉由復健科醫師對應各階段個管師建議的照顧計劃來進行。以上述模式推動示範後,當定期評估示範服務的效果與影響,進而調整現行長照及其指引,方能讓「滾動式修正」的政府長照服務,朝向正確長久的方向。 復健團隊良好的規劃,能協助銀髮族的長照生活 失能各階段,復健科醫師都能提供幫助 復健科醫師是經復健專科訓練並考取衛福部部定執照的部定專科醫師,與各類醫事人員治療師是一個醫療團隊。復健醫療基於實證醫學,能提供失能病患有效診察治療,使其功能恢復達其個人最大可能目標。 復健醫療的治療對象,是具有功能進步潛力的重大疾病失能族群,這些族群是長照服務的高度使用者,包括兒童先天疾病失能(如腦性麻痺)、任何年齡的重大神經疾病失能(如脊髓損傷、腦中風)、嚴重肌肉骨骼系統問題致失能(如嚴重膝關節或脊椎退化致移動能力喪失)等,服務對象涵蓋廣泛。罹患重大失能疾病的老人、以及因各系統機能老化未早期治療介入的漸進失能老人,都是復健醫療的合適病患。以預防醫學的角度,復健醫療提供第三段預防醫學。 以疾病階段而言,出院準備(discharge planning)、急性後期醫療(post-acute care)、中期照護(intermediate care)、支持下返家(early supported discharge)的現代醫療/照顧模式中,因病人的高醫療需求與高復健潛能,復健醫療都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目前長照2.0居家復能之出院準備銜接試辦計劃,即發生於上述病情階段。 復健科醫師中有高比例的運動處方醫師,而運動處方具備實證能在諸多疾病的第一段與第二段,促進健康及減少健康風險因子。復健科醫師可協助將此模式落實服務於廣大台灣老化人口,可配合目前延緩失能的政策方針,且預期較無處方、統一性之老人運動推廣有效。 世界衛生組織(WHO)倡導復健為全人健康促進的必要方式,是21世紀之健康之鑰。 復健專科醫師施行復健醫療時,首重失能病患自主、功能自理、全人健康、生活品質。這些方針在任何一位老人有尊嚴的老年生活,都是長照服務與醫療服務的考量重點。 從醫院到居家長照,復健規劃提升長輩生活品質 復健科醫師能對老年個案與照顧者進行個人化諮詢,提供促進老人與失能者功能提升訓練計畫與長照資源配置建議。更重要的,這個人化規劃是基於醫療學理與資源實務配置,「務實可行、實際存在」,而非浪漫空想或奢華空洞。 對於失能者、障礙者,其醫療急性期外的漫長人生,所需的無障礙資源甚廣,且不同於一般人。例如,腦中風後失語症仍存情況下,溝通有障礙,如何重返社區?或是青壯年工傷致使創傷性腦損傷,其認知有無重返工作的潛力與訓練方式?當學生車禍導致截肢或脊髓損傷,其後就學就職所需的義肢或工作輪椅是否合宜?是否老化失能可以被早期發現,並治療預防?這些複雜狀況,復健科醫師都能助其一臂之力。 復健團隊注重務實的功能恢復,協助病人恢復日常生活 復健專科醫師以「注重功能」「全人健康」的專科核心精神創立,擅長複雜失能個案的諮詢與治療,已幫助無數失能病患在生命中找回生活。 在現今人口快速高齡化的台灣,讓復健醫療落實於高齡族群與失能族群,呼應世界衛生組織的復健權益呼求,協助台灣社會對應失能與照顧,是復健專科醫師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 由復健科醫師參與老人與失能者的周全照顧諮詢規劃,可使生活品質提升、健康老化深化、照顧需求減少、照顧負荷降低、長照與醫療品質增加,讓台灣「老人不怕失能、失能者不怕老」。 (本文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謝曉芙)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