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附近別用按摩槍 這些身體部位高頻敲擊反更受傷

近年來風行於健身界及運動界的按摩槍,在各式廣告大力宣傳下,也讓不少全身「頂叩叩」、肌肉痠痛的民眾忍不住想買一支回家試試。

然而,民眾畢竟不是對於醫學解剖熟稔的醫療相關專業人士,使用時一不小心就會因操作不當,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按摩槍原理

所謂的按摩槍又可稱為「筋膜槍」,其主要原理是透過高頻震動,提供所謂的打擊(percussion)或振動(vibration)療法。 藉由按摩槍頭的來回震動,迅速向身體的肌肉組織施加壓力,可增加血液流向特定肌肉區域,促進組織血液循環,並進一步幫助減輕炎症和肌肉緊繃。

按摩槍的效用

研究指出,振動療法和按摩可有效地預防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可有效降低運動後的疼痛,並在48小時內降低血清中的部分肌肉發炎指數。

另外,少部分研究顯示,運動前按摩,可幫助運動員增進運動表現並減少運動傷害。亦有研究指出,使用按摩槍進行深部振動按摩治療,可改善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 syndrome)的臨床症狀與生活品質。

儘管證據顯示使用按摩槍是有益處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按摩槍的具體研究以及它們提供打擊療法的振動和幅度,還沒有很多足以佐證的報告。

需注意事項

由於按摩槍可達到較深層的按摩治療,一不小心就可能產生傷害,因此在選擇適當的適應症與操作使用上,還是要小心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1. 避免放置在不適合的位置

由於其高頻震動的特性,應避免在關節、肌腱韌帶、小肌肉處使用,因為這些地方肌肉較少,血管、神經也較接近皮膚表層,高頻的震動,容易造成損傷。另外,頭臉部、頸部、脊椎附近或血管、神經較多處也需要避開以免造成傷害。

應避免在關節、韌帶、小肌肉、臉部等較高密度血管、神經之部位擊打

  1. 選擇適當的使用時機

避開急性運動傷害、扭傷、拉傷時使用,此時肌肉正處於急性發炎狀態,不當的使用會讓患處受到過度刺激,造成反效果。另外,有皮膚傷口、局部感染症狀也須避免使用按摩槍。

  1. 特殊族群應避免

在末梢感覺較差的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異常或是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族群,都不建議使用。另外,孕婦及幼童在未經專業指導時,建議避免自行使用。孕婦在部分穴位的刺激下可能引發子宮收縮反應,幼童需注意避免傷害發育中的骨骼、關節。

  1. 避免使用時間過久

民眾常會誤認為按摩越大力、越有痛感效果就越好,然而事實上,疼痛反而會使肌肉反射收縮而更加緊繃。

建議使用按摩槍時,避免同一個點停留太久或太針對某一點,這會使得施打部位過於刺激而受傷。因此建議操作按摩槍時,每個部位、每次停留5 ~10秒,重複進行3~5分鐘即可。如果是接觸面積較小的尖形按摩頭,須留意其使用相較於球狀按摩頭,應更減少接觸時間。

雖說按摩槍可減輕肌肉緊繃的症狀,使用上也較不受場地限制,但按摩槍並不能取代伸展運動。

按摩槍不能取代運動的功效

按摩是被動的按壓,伸展是對肌肉主動的延展,兩者都能減輕肌肉緊繃狀態,卻無法互相取代。 如果只是單純的按摩, 只能短暫而無法持續肌肉放鬆的效果。所以建議肌肉緊繃、柔軟度不佳的人,運動完可先按摩,但是接續的伸展運動非常重要,才能進一步促進肌肉的放鬆和肌肉在筋膜內的正常滑動。

(本文作者為安康復健診所醫師蔡育霖)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