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Alt

最新消息

「早安,陳先生,你走得很不錯喔。」 陳先生出院後,來診所接受復健治療3個月。從原本只能坐輪椅,到現在可以拿拐杖自己走路,雖然步伐還不是很穩,我們都覺得他有進步,也常鼓勵他。 這一天進入診間時,他和太太看起來都不太開心,太太一見到我就說:「毛醫師,我要告狀!他好懶,你們教他做的運動,最近回家怎麼樣也不肯做。」陳先生聽了,一臉委屈沮喪的模樣:「我再怎麼做,也不會跟以前一樣好了。」 我聽了,先是鄭重地告訴陳先生:「你說的對,你不會跟以前一樣好;我也跟以前不一樣啦,我們每個人都比昨天更老了。」 陳先生聽我這麼說,抬起頭來盯著我,似乎想知道「這個醫師葫蘆裡到底在賣什麼藥?」 我接著說:「但是我們歲數增加,智慧也要增長啊!你老婆一直唸你,你有聽到她想要告訴你的是什麼嗎?」 「是什麼?」陳先生一臉狐疑。 「她想要告訴你的是『我愛你』啦!」 年過60的陳先生聽我這麼說,滿臉通紅,又成了一位「情竇初開」的年輕人了。 從那天起,陳先生因為感受到太太對他滿滿的愛,而更努力復健。陳太太也改變態度,不是每天一直嘮叨,她開始少說一些、多做一點,願意更積極陪伴陳先生在家做復健運動,也向復健團隊學習如何帶領他的先生復健。 --- 面對「家人中風了」,我們常看到家屬出現以下幾種態度: 1.放牛吃草,不聞不問   只有在門診的第一天會看到孩子陪伴,之後漫長的復健過程,孩子就不曾再露臉。每次看到的是年老的父母親拄著拐杖,旁邊跟著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的外勞,老人家常是滿面愁容。在做復健時,醫師、治療師和病友給予支持和鼓勵,才會看到他們露出一絲靦腆笑容,令人不捨。 2.亦步亦趨,捧在手心 家人中風後,家屬全心呵護,絲毫不敢放鬆,病人稍微抬起腳,立刻蹲下去幫他穿鞋;病人一伸出手,茶水立刻奉上;病人試著要站起來,就拚命拉著他的肩膀, 可能因此不小心弄傷病人。不僅如此,也要求外勞要做到「不可有任何閃失」。這樣狀況下的病人通常進步慢、復健療效也有限。 3.耳提面命,緊迫盯人 家屬個性急、求好心切,第一天看診就問:「他什麼時候才會好?」復健治療時,總會在病人旁邊碎碎念「趕快把手伸出去」、「趕快把腳抬高」、「人家都可以做到,你為什麼不行?」甚至抱怨治療師:「還在床上做復健?不能趕快讓他下來走嗎?」看到病人做復健做到滿臉通紅、一臉沮喪,醫療人員得花很大的力氣,才能重建他的自信心。 對中風病患來說,家人給予「好的陪伴」很重要,請你要做到下列幾項: 1.急性期穩定後,黃金恢復期為6~12個月,一定要用心陪伴病人努力復健;不要一味要求他趕快會走,最重要的是軀幹穩定、平衡控制的「基本功」。一旦步態錯誤定型了,以後很難改,而且容易引起關節疼痛。 2.進食、刷牙、洗臉、移位等日常生活的動作,鼓勵病人只要能力所及,盡量自己來。適當的輔具可以協助降低難度,讓病人重新找回獨立自主的能力,進而有成就感。 3.復健治療期間,多結識其他病友與家屬,彼此分享經歷、互相支持鼓勵,看到別人走過的歷程,才不致感到徬徨、沮喪。 4.神經恢復穩定,不代表病人的功能進步就此打住,復健科醫師在不同階段,都會透過評估,協助病人設定合理目標,所以可以多與醫師聯繫、溝通。 5.不要與他人比較、不要碎碎念。一個鼓勵的眼神、擁抱或微笑,往往更有效! 6.別忘了,你自己也是需要被支持的,必要的時候喘息一下,可以讓你走得更遠;若需要支援,可以聯絡各縣市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 中風的復健是一條漫長的路,家裡一個人倒下去時,全家都會受到影響。病人的家屬是復健醫療很重要的角色,保持積極正向的態度、避免過與不及的對待方式,以及密切與復健醫療團隊的溝通都很重要。此外,別忘了也要把自己照顧好,才能讓病人安心,並適切鼓勵,讓病人有信心。 印象最深刻的是,2年前,一位40幾歲的媽媽中風後,3個孩子都來陪伴復健,其中1位剛考上大學,還辦理休學1年。現在孩子都上班或繼續學業,媽媽很感謝地說:「因為我中風,孩子更成熟了,他們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在家裡也事事都會幫忙,我覺得很幸福!」 她來復健時,也鼓勵其他病友。看著她臉上燦爛的笑容,我真心感受到:「只要願意努力,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被打倒。苦難是上帝化了妝的祝福,就看我們能不能領受了。」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孩子總有動來動去、無法專心過動現象嗎?家長如何第一步判定孩子是否為ADHD?ADHD是否一定要用藥?家長該如何陪伴ADHD孩子,減緩症狀帶來的影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主任林千琳剖析ADHD症狀,從成因、早療策略、用藥與否三大面向,提供家長參考建議。 停不下來、不專心,就是過動兒嗎? 念小學二年級的小新,來到我的門診,媽媽說他的功課老是跟不上、學習能力比其他的同學差。在家寫功課要花很長的時間。老師也說,他在上課的時候,眼神到處漂移、東張西望、沒在聽老師上課,常玩自己手上的鉛筆、橡皮擦。其實小新在幼稚園的階段,常坐不住,甚至於會離開自己的座位,到處遊走。在門診中,媽媽開口就問「他是過動兒吧!」都已經「未審先判」了。 這樣的孩子,我常常要提醒家長,不要一味地認為孩子只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有許多疾病,也是會非常的不專心、焦躁、坐不住、衝動!有可能是發展遲緩、智能不足、學習障礙、自閉症光譜、妥瑞氏症,甚至於其它的精神疾病。所以這些孩子,需要鑑別診斷,找到問題所在。如此,才不會把孩子的問題輕忽了,錯失了早期療育的時機!或是對孩子有所誤解,給孩子不適當的輔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的孩子,真不少! 根據許多國家的統計,學齡的孩子,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盛行率,大約是在5到7 %,也就是一個班級,至少都會有1到2位孩子有這個症狀。而且男孩子的發生率比較高,大概是女孩的4倍。這樣的孩子的症狀,可能有「三大核心症狀:注意力缺失、過動、衝動」依據2013 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所列之診斷(如下表)。這些症狀,應該至少於12 歲之前發生。 孩子還小的時候,過動的症狀比較明顯,入了小學之後,過動的情況會改善,但是注意力還是不好。這個症狀是因為腦部前額葉的功能異常,造成孩子不專心、衝動、過動、情緒控制障礙、對立行為、規範困難,甚至於影響了他的學習、人際互動關係。有的人還會伴隨焦慮症、憂鬱症。這些孩子的症狀是一輩子的,成年後,過動及衝動的症狀減少,但是不專心的症狀仍存在。 遺傳的影響,大過於後天環境的影響。所以,家裡如果第一胎是有此症狀,弟弟妹妹發生機會又是別人的兩倍。症狀嚴重患者的父母,通常會有比較高比率的社會適應障礙、酒精濫用或依賴。另外,腦部受傷、早產、癲癇、血中鉛濃度偏高,也比較容易會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的現象! ADHD的孩子,有感覺系統的障礙 在台灣,因為有健保的支持下,很多孩子會去接受感覺統合治療。有人對於這個治療,是否可以幫助孩子,提出很多質疑!我們看看一些研究的結果,有必要性嗎?成效如何呢? 在2001-2008年,有研究者針對ADHD的孩子的各個感覺系統做研究,發現,這些孩子的感覺系統發展確實是有異常。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ADHD孩子69%有觸覺防禦的問題,而且女孩比男孩明顯。前庭系統的發育也比同年齡的孩子差。26%有感覺處理的問題。所以感覺統合的訓練,對於他們「晚熟的大腦」發展,確實有正面的幫忙及需要。 感覺統合的策略應用,對於ADHD的孩子有幫忙 2012年,筆者與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的林巾凱教授,有合作一篇研究。給坐不住的、靜不下來的的學齡前兒童,在上課中使用感覺統合治療的器具,並且融入教室的主題課程,可以改善感覺統合障礙兒童的活動量。 伊斯蘭阿扎德大學在2016年研究:針對小學一、二、三年級AHD的孩子「以執行功能和以兒童為中心的感覺統合的合併治療」,可減少注意力不足和過動的情形。在2018年,韓國的一篇研究,針對ADHD的孩子,以感覺統合為基礎,用團體遊戲的方式。治療後,各組的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和自尊心提升,皆有顯著差異的進步。該研究建議「感覺統合療法,可以融入在一般的小學的教育」。 雖然有人對感覺統合在治療這些ADHD的孩子,提出質疑。但是,研究結果,建議「感覺統合治療結合社會心理治療、藥物」療法,可能比單單只有感覺統合療法、或只有藥物,或只有社會心理干預,更有幫助。 2019年有一篇研究的發表,這是在台灣某基金會的研究。針對94位具有ADHD症狀的國小學生,連續三個月,每天給予感覺動作整合運動(sensory motor integration exercise),包括趴在滑板上丟球、把球推向牆壁、等等這些運動。針對他們核心症狀的改變,經由老師所寫的評估量表,發現這些孩子的症狀,減輕了79%。甚至於,有一個結論:越高頻率的訓練,每周五到七節課,越有明顯的改善!這些研究,也讓我們得到一個明顯的支持跟佐證:感覺統合訓練,對於ADHD的孩子,還是有正面的幫忙的! ADHD的孩子,該用藥物治療嗎?什麼時候該用藥物呢?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在1997年的研究,在治療三大核心症狀上,「單用藥物治療組」及「藥物、行為治療合併組」明顯優於「單用密集行為治療組」和「例行性社區照護組」。所以,藥物是有效且必要的。 使用藥物之後,明顯改善三大核心症狀,家長會感受到「有吃藥與沒吃藥,有明顯差異」。利用藥效的存在,改善學習的效率、增加成就感及自信心、穩定情緒,這些對孩子是很重要的。 根據2020年UpToDate的最新資料,建議這些藥物還是等六歲以後再使用,使用的時候還要注意「父母是否能夠接受使用藥物」、「學校是否能夠幫忙給予藥物」。雖然說使用藥物,有最強的證據,可以改善70% ADHD個案的核心症狀。但是,藥物不應該是第一線使用的方法,應該在「行為治療」無法改善他的症狀,而且「過動不專心的情況,已經影響到人際關係、學習表現」,這時候再來考慮用藥。但是有幾個情況,不適合用這種中樞刺激的藥物:(1)高血壓(2)青光眼(3)甲狀腺機能亢進(4)之前使用的時候,有過敏現象(5)曾經有癲癇的發作(6)有焦慮的問題、抽動不自主的動作(tics)(7)懷孕另外,有人擔心孩子長期食欲不振,會讓成長遲緩,因此有人提出「藥物假期:孩子放假,就停止使用藥物」。如果孩子真的發生嚴重食慾不振,只好在沒上課的時間,停止使用藥物,只是如此一來,家長就必須要忍受,藥物停止的時候,有一些行為的問題,又浮現出來了!所以,是否要這樣子使用藥物?應該要跟孩子的醫師,好好討論!有些孩子因爲衝動、情緒不穩、行為問題很明顯,就不適合暫停藥物。如果是使用atomoxetine,就不適合藥物有假期。 至於,何時是停藥的時機?停藥的時候,看看孩子在學校、家裡、社區中的表現,是否症狀已經改善,才可以停藥。但是要停藥,一定要問過醫師,有些藥物是不可以貿然停止的!有接近一半的ADHD成年人,需要使用藥物來幫助專注力集中。藥物會減少病人的反社會人格、對立、行為規範問題,還有研究提出「藥物會提升病人想要努力的意願」。 藥物是否有副作用呢? 關於這些常用藥物是否有副作用?是家長關切的。Methylphenidate (台灣藥品:利他能、利長能、專思達)是一種中樞神經活化劑,是第一線藥物、最被廣泛使用的。在2018年有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一共收集的260篇的研究論文,結果發現:17.9%不容易入睡、14.4%會有頭痛、10.7

49歲的阿明因為突然中風,導致下肢行走不便,為了重新再站起來,開始了每週定期復健的生活。除了接受傳統復健,阿明也嘗試選擇下肢機器人來協助復健。 多重互動回饋 加強病人動作的再學習 機器人復健是一種藉由外部機械輔助達到感覺運動訓練的復健方式。透過機器人輔助訓練,病人可以針對特定動作加強練習,並藉由增加肢體的感覺回饋,強化復健運動訓練的效果。 機器人復健與傳統復健一樣,是利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會出現的神經再塑性(英文:Neuroplasticity)特性,讓病人透過復健訓練,使神經系統再學習以增加效果的一種復健方式。以腦中風病人為例,中風發生2週後,大腦開始出現神經再塑性,病人透過重新熟悉因腦損傷而喪失的動作,而使內部神經迴路得以重新分布並建構。 復健訓練的用意原本就是加強病人重建神經迴路,促進神經功能的「獲得」,機器人復健則更提供機器與病人之間的互動回饋,包含視覺、聽覺、本體覺等感覺回饋,透過多方回饋反覆刺激促進神經再塑性,可加強病人動作的再學習效果。 從坐到走 嚴重偏癱病人可加快復健進程 一般來說,病人的復健通常是在生命徵象穩定後才可開始。我們會先讓病人在床邊練習翻身轉位、床邊坐平衡及坐移位等訓練,再開始練習站立平衡,最後才有步行等訓練,過程都必須一步一步進行。但如果是嚴重偏癱或臥床已久的病人,其喪失的體力和失能的現象會使得每一個步驟都較漫長。此時,機器人復健則可以使病況較嚴重的病人克服體力上的障礙儘早學習,促進神經的再學習。 以外骨骼下肢機器人來說,較嚴重偏癱的病人除了接受一般由物理治療師協助的神經復健運動訓練外,下肢機器人可讓病人提早接觸下肢步行動作的練習,促使病人在嚴重偏癱時就可以「重新學習」並熟悉步行動作;同時,下肢機器人也可額外提供加強下肢關節的活動練習,減少病人因久臥不動產生併發症的機會。 另外,由於復健訓練運動需反覆練習,若訓練的對象為嚴重偏癱、體力較差的病人,經常無法勝任,此時若能使用機器人輔助訓練,就可以減低病人在訓練過程中過多的出力與疲乏。 多元復健治療 未來癱瘓病人福音 下肢機器人的適應症包含:腦中風、創傷性腦外傷、巴金森氏症、不完全性脊髓損傷、多發性硬化症等中樞神經疾病所造成的行走障礙。主要的禁忌症比如生命徵象不穩者、站立姿勢有危險且無法適應者、下肢有開放性傷口、膝髖關節不穩定者、病人身高體重無法符合機器需求(如:太高太重等)、下肢張力過高會抵抗機器運動者、身上有管路且無法妥善固定者、懷孕婦女等。因此在接受治療前,仍需由復健團隊評估合適性。本院目前一個療程為4~5週,一週做5天,一天做30分鐘(包含上下機準備則是40~50分鐘)。 目前市面上也已經有上肢被動機器人、上肢機器人,可提供上肢癱瘓的病人進行復健,另外也包含身體部分承重輔助訓練等項目,或是針對患側肢體出現張力過強而無法使用機器人復健的病人,也可以運用肉毒桿菌毒素注射治療於張力過強的部位,使病人在注射治療後,也有機會接受機器人復健訓練,讓病人在傳統復健之外,還有其他選擇。 未來的復健治療預期將會有更多元與積極的訓練方案,實為癱瘓病人的一大福音。 (本文作者為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主治醫師李紹安)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張醫師,我終於能夠感受到我的腿是自己的,而且能夠任意控制他們了!」在下肢注射了肉毒桿菌素之後的1個月,陸軍航特部上兵秦良丰開心地在復健部的治療區走道上,向我展示他接受全面性的復健治療後的顯著成果。那是2018年10月中旬,雖然當時只能倚靠輪椅行動,但良丰已準備展開下一個復健目標──站立訓練。 2018年5月,因跳傘時發生意外,秦良丰從1350英尺高空直墜落地重傷,造成高位頸椎第2~4節急性脊髓損傷,合併身體其它多處骨折,神經功能嚴重受損,四肢幾近全癱,需要呼吸器維持生命狀況。 2018年6月25日,從臺中童綜合醫院轉至台北三軍總醫院,接受近9個月的治療與復健。在三總治療期間,除了藥物治療外,亦加入了高壓氧艙的治療,並配合呼吸訓練及高強度復健。但因為受傷部位為中心型頸脊髓損傷,因此上肢神經功能障礙重於下肢。 隨著神經缺損的狀況逐漸恢復,秦良丰出現了頸部脊髓患者最擔心的痙攣性肌張力過高,以及無法自主控制的局部腿部運動。但藉由神經肌肉電刺激導引,精準的找出目標肌肉與最佳注射位置,在不同肌肉群注射了肉毒桿菌素,並配合夜間使用足踝關節支架,有效減緩了他左下肢的痙攣性肌張力過高的問題,讓復健訓練過程更順利,進而能展開站立及行走的訓練。 把握脊髓損傷後復健黃金期 恢復殘留肢體功能 脊髓神經座落於身體的背側,被穩固保護於脊椎骨所形成的管腔中,由腦部往下沿伸至上腰部,其功能就像電話線般,能協助腦部與周圍神經做雙向溝通。因此,脊髓一旦受損後,往往造成病人重大的功能損傷。 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通常是外傷引起,其中最常見是車禍,其它如槍傷、刀傷、高處墜落及運動傷害等。超過一半以上的損傷發生在頸椎,其次分別是胸椎、腰椎、以及薦椎部位。 而「高位」脊髓損傷,也就是發生於頸椎,及胸椎第4節以上的部位,臨床症狀的表現依損傷部位高低及損傷嚴重度,輕則頸部疼痛,重則四肢癱瘓、痙攣、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呼吸衰竭,甚至立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部分患者在脊髓損傷後,為使脫位的脊椎能夠被復位或保持脊椎穩定度,可藉由手術處理。 無論患者接受手術或只需非手術性的保守治療,在復健的黃金時期皆需藉由復健治療或可選擇性的加入其他輔助治療,如高壓氧、靜脈雷射及針灸,以加速恢復殘留的肢體功能,改善各項心理與生理功能障礙、或後續的疼痛及感覺異常等問題,提高自我的生活能力和未來就業及社交能力。 解決高位脊髓損傷後痙攣 可預防、改善後遺症與併發症 「高位」脊髓損傷後,因為大腦與周邊反射之間的聯結訊息中斷,中樞神經不再能主動阻止反射發生,時常會出現痙攣,往往影響脊髓損傷後長期的慢性照護,例如肢體活動力減少、週邊疼痛、壓瘡、膀胱功能缺損、異位性骨化等後遺症。 也因為缺乏活動量,容易造成其它併發症,例如骨質疏鬆、骨骼關節變形、肌肉萎縮、肢體水腫及靜脈栓塞、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以及新陳代謝症候群。 「高位」脊髓損傷後,對於患者身體各項功能的維持尤為重要,適當處理「高位」脊髓損傷後造成的痙攣,可有效改善及預防以上諸多後遺症與併發症。 處理的方式,一般可先嘗試復健物理治療,先從適當擺位、避免內生性或外因性的有害刺激、緩和的牽拉運動等初步治療,另外可使用抗痙攣副木、施予局部冷療、運動促進訓練等。 此外,可考慮口服藥物,如較常用的Baclofen,或椎管內注射藥物,最終才考慮以外科手術方式處理。亦可採用較新的治療方式,利用肉毒桿菌毒素 (Botulinum Toxin)局部注射在尿道外括約肌、膀胱肌肉內、以及四肢骨骼肌,可有效減緩各區域痙攣的現象,提高生活品質。 輔具的應用對於脊髓損傷病友也相當重要。為了重建脊髓損傷病友下肢活動能力,若損傷較輕微,或屬於非高位脊髓損傷的病友,在經由醫師的評估後,並配合了解手部的功能恢復狀況,亦可考慮使用外骨骼輔具系統,如目前國內、外已開始應用exoskeleton復健機器腳,作為行動的輔具。 「人類可利用雙腳站立,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隨著復原狀況持續進步,良丰於2019年3月5日順利出院,返回高雄就近持續接受復健治療,讓家屬能就近探視及照顧。 良丰在這幾個月的復健歷程,彷彿就是在一片荊棘中求生存,卻能不斷克服困難。就像受傷後第一次練習站立在傾斜床的那一天,他曾對一旁的家人及醫護人員說:「我終於感受到,原來人類可利用雙腳站立,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啊!」希望良丰在未來的復健之路,能繼續在許多的不容易中創造奇蹟。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張正強)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許多心臟疾病急性期出院後的病人,第一次來到復健科診間,當我告訴他們需要開始心肺復健時,常會問一個問題:「醫生,我可不可以自己在家裡做運動就好了?」 國人普遍不清楚許多心肺疾病患者病況穩定後,除了藥物治療外,也需要進行心肺復健(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藉此可以有效減少不適,並增加生活品質。心肺復健是藉由運動有效提升心輸出量、增加最大攝氧量、提升週邊組織對氧氣的利用,以提升病人的運動能力,減少再住院率及相關併發症。 哪些病人需要做心肺復健呢?包含有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開心手術、心臟瓣膜手術、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心臟移植(Heart Transplantation)、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臟移植(Lung Transplantation)等,都需要進行心肺復健。特別是很多病人出院後,一動就喘,連爬樓梯到二樓都沒辦法一次爬完,中間需要休息,類似這種情況,就很需要做復健。 過去國內以健保資料庫所做的研究發現,只有約20~30%的心臟疾病病人於出院後有進行心肺復健,這樣的比例明顯太低,多數的病人都忽略了心肺復健的重要性,這將會影響能長期的功能表現、活動能力及預後。 心肺復健該如何進行呢? 完整的心肺復健應該包含3部分:完整的心肺功能評估、適切的心肺復健處方、安全有效的心肺復健訓練,藉由團隊的照顧包含藥物、營養、戒菸等,配合上心肺復健,有效幫助心肺疾病患者重新擁有良好生活品質。 心肺復健可分為3個重要的階段,根據不同階段安排最合適的復健治療。 第1期:住院期 還在急性期尚未出院前的住院期,其實就應該開始復健。會在疾病已達相對穩定時會診復健科,先從床上的活動開始,早期下床,從坐、站、到走,逐步增加活動,同時進行生活功能自理的相關訓練。目標是要讓病人出院回家後,能從事低強度的活動並擁有基本的生活自主功能。  第2期:門診復健期 而在急性期後穩定出院,即需到復健科門診進行心肺復健,此時會先安排心肺功能測試,並開立運動處方,讓病人在較高強度且相對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復健訓練。 其中運動心肺功能測試(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圖1),是目前在心肺復健上相當重要的檢查,藉由測試的結果,可以評估病人在運動過程中的生理變化、評估目前的病情狀況、了解病人喘及不適的原因、預測病人的預後,當然最重要的,是藉由檢查來開立心肺復健處方。而完整的運動處方應該包含有:種類(Type)、強度(Intensity)、頻率(Frequency)、時間(Time)等要點。 圖1:運動心肺功能測試可以評估病人在運動過程中的生理變化、了解病人喘及不適的原因、預測病人的預後及開立心肺復健處方。圖片來源:陳冠誠醫師提供 回到最初的問題:「醫生,我可不可以自己在家裡做運動就好?」然而,在家自己運動的問題是,強度太低則沒有訓練效果,強度太高則有風險,因此會建議病人能在復健科做監控下的心肺復健。  第3期:維持期 門診經過數個月的復健訓練結束後,即進入維持期,此時若沒有持續維持運動的習慣,心肺功能則會退步。此時會根據心肺功能測試的結果,給予患者持續的居家運動及活動建議(表1)。 表1:根據運動心肺功能測試結果,可以給予病患合適的居家活動及工作建議。圖片來源:陳冠誠醫師提供 提醒您,出院後才是生活的開始,除了藥物治療外,持續積極的心肺復健,可以讓生活更加自主,更有品質。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陳冠誠)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醫師,我現在好容易喘,一動就喘,連爬樓梯都沒有辦法。」許多「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人都會深受容易喘所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由於長期吸入香菸或有害微粒,造成肺臟和呼吸道的慢性發炎,進而影響到呼吸功能。主要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造成咳嗽、哮鳴、黏液增加、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慢性支氣管炎是指反覆性發炎合併黏液增加,肺氣腫為肺實質組織有受到破壞。中重度患者在經過藥物控制之後,仍會有症狀,像是一點點活動就覺得喘、心肺功能下降或需持續使用氧氣。 要如何改善症狀? 首先,要先避免危險因子以防止症狀持續惡化,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吸菸或二手菸、環境空氣污染、職場塵埃、氣喘發作、感染等。此外,需要規律門診追蹤及藥物治療,並合併營養、運動及復健介入,並配合疫苗注射以避免感冒或肺炎,穩定情緒避免焦慮,才可有效改善症狀。 什麼樣的運動最適合肺阻塞患者呢?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因為覺得喘而不想活動,越不想活動則肌肉越萎縮,心肺耐力越差,然後就越來越喘,進入惡性循環,到後來變得即使只是低強度的日常生活活動都會覺得喘。規律的運動可以有效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改善呼吸容易喘的情形並增強活動量。那什麼樣的運動最適合肺阻塞患者呢? 「北歐式健走」是個不錯的運動方法。北歐因為多山地峽灣,因此北歐人常會左右手各拿一支健走杖,並藉由雙杖接觸地面的方式撐地前進,以協助行走。而這樣的健走方式,可以在健走的同時也一起利用上半身肌肉的力量對健走杖施力,讓上半身及下半身的肌肉一起參與健走時的有氧運動。 北歐式健走是很適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從事的運動。圖片來源:陳冠誠醫師提供 剛開始運動的時候可以考慮先從中等強度的運動,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開始,中等強度就是指有點喘但還可以講話的情況,然後逐漸增加強度。若戶外空氣品質不佳,則要考慮改在室內活動。 除此之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常因活動減少以及太喘,導致進食減少營養不足,造成肌肉萎縮的情形,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肌少症(Sarcopenia)的情形。此時就會建議要合併有肌力訓練,強化萎縮的肌肉。肌力訓練以一週2次,每個動作可盡力做到10~15次下,訓練期間應正常呼吸,避免憋氣,以免血壓急遽變化。 什麼樣的營養最適合肺阻塞患者呢?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會建議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減少二氧化碳滯留的情形。另外如果有肌肉萎縮或肌少症的情形,則需要特別補充蛋白質,來促進肌肉生成。 什麼樣的病人需要心肺復健? 如果是在藥物治療下仍有症狀的中重度患者,或有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導致住院的患者,就需要開始心肺復健。 過去的研究指出,肺部復健可以減少喘及不適,減少肺部充氣過度,增進骨骼肌肉功能,減少焦慮及憂鬱,增進生活品質。復健的介入建議在住院中就應及早開始,指導治療性呼吸運動,像是噘唇式呼吸技巧、腹式呼吸的訓練、呼吸肌的肌力訓練、咳嗽訓練、痰液排除等。 而出院後,則需開始進行心肺復健,特別是在監控下做有氧運動,讓患者能在安全且有效的強度下進行訓練,而如果有明顯血氧濃度下降的情形,則可以在復健過程中使用氧氣,以增進運動的耐受度。 中重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會有心肺疾病的共病症及運動風險,因此在開始門診復健時,可以先安排運動心肺功能測試(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找出共病症及復健運動風險,並依此安排合適的復健。 搭配心肺復健職能治療,針對目前的心肺耐力調整生活型態、指導節能運動、掌握呼吸節奏、管理焦慮情緒、搭配輔具及居家環境調整,可以讓患者可以在比較不喘的情況下,進行生活功能自理,有效增進生活品質。 最後提醒大家,戒菸還是根本之道,再搭配藥物、復健、營養、運動等,才能有效減少不適!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陳冠誠)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有氧運動該做多少才夠?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的說法,一週應該要有5天30分鐘中等強度以上、運動時會有點喘的強度,才是每個人應有的有氧運動量建議。 如果生活比較繁忙沒有時間,也可以用一半時間的「高強度運動」取代,一週省下75分鐘的運動時間。 以高強度運動的程度,可節省運動時間,達到健康的目的 如何定義運動強度? 如果靠感覺,一邊運動一邊能夠簡短對話交談,大致屬於中等強度運動;運動的時候喘到說不出話,就是高強度。 然而,感覺常常很主觀、很不準確。比較準確的方式是用年齡做「心跳儲備率」試算:(220-年齡-休息時的心跳速率)×(40%~59%)+休息時的心跳速率=中等強度運動範圍的心跳速率。如果更高則是高強度,更低是低強度運動。 例如40歲的人,靜止時的心律是60下,運動要能夠達到每分鐘132下以上的心跳才是高強度。 有氧運動的好處 有氧運動可降低許多慢性病風險,包括肥胖、心臟病、高血壓、第2型糖尿病、中風和某些癌症,同時也可能有降低憂鬱、促進認知功能、減緩失智的效果。 高強度間歇運動 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是以間歇性的高強度運動(無論是在跑步機或腳踏車上衝刺、或是常見的體操、波比跳形式),來取代強度較低的慢跑等有氧運動形式。高強度間歇運動並沒有一致統一的運動菜單,但基本包含了十到數十秒的全力高強度運動,和數十秒到一兩分鐘的休息,重複數組。 例如,以最大心率>90%的強度衝刺15~60秒,恢復(緩和運動)時間45~120秒,每持續18~25分鐘,每週3次,就是一種可行的高強度間歇運動的形式。 除了一般有氧運動帶來的健康效益,有些文獻也認為高強度間歇運動比起傳統的有氧運動更能增加肌肉量、減低脂肪比例、提升心肺功能。HIIT比起中等強度運動,也有機會更有效率的促使血糖平穩、促進心肺功能,對於沒有時間的人而言,是不錯的訓練。高強度間歇是好的訓練模式,當然也必須慎選對象,因此運動前的評估很重要。沒有運動習慣、有疾病或症狀的族群,最好都能先諮詢有心肺復健、運動專長的醫師。 降階高強度訓練 降階高強度訓練(reduced-exertion high-intensity training,REHIT)是其中一種較低衝刺次數的高強度間歇運動,形式如「熱身2分鐘,衝刺20秒,3分鐘恢復,再衝刺20秒,3分鐘緩和運動」的模式。REHIT就如同其他過去針對HIIT的研究,可能是一個比較有經濟效益增進心肺功能的方式,而REHIT可能是其中一種省時間的HIIT模式。 有些研究指出,和中等強度運動比,在輕微糖尿病(沒有用胰島素、沒有用超過兩種糖尿病藥、沒有其他併發症)的病人和過去沒有運動習慣的一般人身上,REHIT比中等強度運動更有促進血糖平穩的好處。但這些研究目前還無法證實REHIT比其他種類的HIIT更好。 科技輔助運動訓練的效益 監測運動強度有許多不同的方式,真的要達到高強度,透過自我感覺是否「有點喘」常常不準確,尤其對運動習慣不夠好的民眾而言高估自己的運動強度很常見。網路媒體常見的「高強度間歇運動」,如果沒有真正的心律監測,常常只是低強度體操。尤其肌力體能很差的民眾,常常沒有做到真正以心律標準定義的「高強度」,就先腳痠手痠做不下去,還誤以為自己做了「高強度訓練」。 透過儀器來協助觀測運動強度、時間和生理現象等,才能符合每個人的不同狀況 運動即良藥,藥量太輕沒有效果,藥量太重則有副作用,運動也是如此。同樣一套動作,對於不同人而言可能強度完全不相同,因此使用科技監測運動強度才是真的能精準執行運動處方、符合每個人狀況的方式。 現在已有許多數據化的訓練器材,如透過智慧型的腳踏車、跑步機直接監測心跳速度設定功率,或是透過智慧型具有心律監測功能的手錶、手環記錄數據調控做操時的強度,都可以達到更客觀準確的效果,也比較有辦法讓民眾在家就能做到真正的高強度訓練。 (本文作者為台灣運動醫學學會(SMA)副祕書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林杏青)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近年來風行於健身界及運動界的按摩槍,在各式廣告大力宣傳下,也讓不少全身「頂叩叩」、肌肉痠痛的民眾忍不住想買一支回家試試。 然而,民眾畢竟不是對於醫學解剖熟稔的醫療相關專業人士,使用時一不小心就會因操作不當,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按摩槍原理 所謂的按摩槍又可稱為「筋膜槍」,其主要原理是透過高頻震動,提供所謂的打擊(percussion)或振動(vibration)療法。 藉由按摩槍頭的來回震動,迅速向身體的肌肉組織施加壓力,可增加血液流向特定肌肉區域,促進組織血液循環,並進一步幫助減輕炎症和肌肉緊繃。 按摩槍的效用 研究指出,振動療法和按摩可有效地預防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可有效降低運動後的疼痛,並在48小時內降低血清中的部分肌肉發炎指數。 另外,少部分研究顯示,運動前按摩,可幫助運動員增進運動表現並減少運動傷害。亦有研究指出,使用按摩槍進行深部振動按摩治療,可改善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 syndrome)的臨床症狀與生活品質。 儘管證據顯示使用按摩槍是有益處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按摩槍的具體研究以及它們提供打擊療法的振動和幅度,還沒有很多足以佐證的報告。 需注意事項 由於按摩槍可達到較深層的按摩治療,一不小心就可能產生傷害,因此在選擇適當的適應症與操作使用上,還是要小心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避免放置在不適合的位置 由於其高頻震動的特性,應避免在關節、肌腱韌帶、小肌肉處使用,因為這些地方肌肉較少,血管、神經也較接近皮膚表層,高頻的震動,容易造成損傷。另外,頭臉部、頸部、脊椎附近或血管、神經較多處也需要避開以免造成傷害。 應避免在關節、韌帶、小肌肉、臉部等較高密度血管、神經之部位擊打 選擇適當的使用時機 避開急性運動傷害、扭傷、拉傷時使用,此時肌肉正處於急性發炎狀態,不當的使用會讓患處受到過度刺激,造成反效果。另外,有皮膚傷口、局部感染症狀也須避免使用按摩槍。 特殊族群應避免 在末梢感覺較差的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異常或是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族群,都不建議使用。另外,孕婦及幼童在未經專業指導時,建議避免自行使用。孕婦在部分穴位的刺激下可能引發子宮收縮反應,幼童需注意避免傷害發育中的骨骼、關節。 避免使用時間過久 民眾常會誤認為按摩越大力、越有痛感效果就越好,然而事實上,疼痛反而會使肌肉反射收縮而更加緊繃。 建議使用按摩槍時,避免同一個點停留太久或太針對某一點,這會使得施打部位過於刺激而受傷。因此建議操作按摩槍時,每個部位、每次停留5 ~10秒,重複進行3~5分鐘即可。如果是接觸面積較小的尖形按摩頭,須留意其使用相較於球狀按摩頭,應更減少接觸時間。 雖說按摩槍可減輕肌肉緊繃的症狀,使用上也較不受場地限制,但按摩槍並不能取代伸展運動。 按摩槍不能取代運動的功效 按摩是被動的按壓,伸展是對肌肉主動的延展,兩者都能減輕肌肉緊繃狀態,卻無法互相取代。 如果只是單純的按摩, 只能短暫而無法持續肌肉放鬆的效果。所以建議肌肉緊繃、柔軟度不佳的人,運動完可先按摩,但是接續的伸展運動非常重要,才能進一步促進肌肉的放鬆和肌肉在筋膜內的正常滑動。 (本文作者為安康復健診所醫師蔡育霖)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圖片來源 / 劉又銓醫師 樂天桃猿重砲朱育賢日前以出賽17場比賽敲出11支全壘打的驚人速度打破中職紀錄,得到國內外媒體的重點關注,他國中才開始練棒球的出身,也再次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無獨有偶,另一位中華職棒的典型「大隻雞慢啼」代表、中信兄弟投手官大元,更是直到19歲才接受正規訓練,然而至今已經邁入第10個球季,成為兄弟最資深的投手。 一般認為運動選手如果要發展得好,訓練一定要乘早,在台灣國小3年級開始進行專項運動訓練是常態,很多甚至會在更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這種觀念的支持者在國際上也有不少,例如女子職業網球界霸主威廉絲姊妹和職業高爾夫巨星老虎.伍茲,都是5歲不到就開始專項運動訓練,幾乎沒有接觸其他的運動類型。 另一派支持者則認為,太早進入專項運動訓練可能造成過度使用,增加傷害風險,甚至提早結束運動生涯。這類早期從事多種類型運動、較晚開始專項訓練的運動員,除了一開始提到的朱育賢,國外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湖人隊的詹皇了,他在高中時期其實也是有名的橄欖球選手,100公尺衝刺成績竟然是10.6秒的驚人速度,後來才專心投入籃球運動。連得數次美國足球小姐美譽的阿比.瓦姆巴赫(Abby wambach)在踢足球前也是籃球高手,後來才改踢足球。 圖片來源:劉又銓醫師提供 透過上述的例子說明,我們可以知道,早期發展運動專項可能不是成為精英運動選手的必要條件,因為這些頂尖運動選手甚至是在高中畢業後才開始他們的專項運動生涯,在高中之前他們都是多種運動的愛好者或是運動選手。 2018年一篇針對美國NBA選秀第一輪中選球員的分析發現,高中階段僅從事籃球運動的球員佔85%,高中從事2種以上運動的球員佔15%,但這15%的球員無論是上場比賽的場次或是每場的平均上場時間,都比其他首輪中選球員多。這個調查跌破了很多人眼鏡,也讓大家重新思考運動員的養成條件。 圖片來源:劉又銓醫師提供 根據2016年另一篇德國奧運代表隊選手的分析,奪牌的精英運動選手,開始投入專項運動訓練的年齡平均是14.8歲,比起沒奪牌運動選手平均的11.9歲晚了將近3年。這個研究再次讓人大吃一驚,也證實了要成為頂尖的運動員,提早進入專項訓練並不是必要的,甚至早期均衡發展接觸各種運動,晚點投入專項訓練會更好。 當然還是有些運動項目例如競技體操、花式滑冰、跳水運動等等,似乎早期投入專項是有好處的。 圖片來源:劉又銓醫師提供 其他研究也發現,比起接觸多種類型運動的選手(尤其男性運動選手),越早投入單一專項訓練的選手,有越高的比例產生身體姿態不對稱的問題,例如肌肉不對稱或肩胛運動障礙等。 文獻同時指出,從事多種運動的運動員,神經肌肉控制能力更好,這也導致他們動作更協調,能在不同運動中表現出色。 這些姿態上的不對稱以及動作不協調,目前被認為跟運動傷害及疼痛的發生有關。所以我們可以間接推論,過早投入單一運動專項,可能導致疼痛及運動傷害。 圖片來源:劉又銓醫師提供 因此,青少年在運動時要著重以下幾點: 青春期之前,由於身體還在成長發育,而且是各種基礎運動能力(Fundemental movement skills)包含跑、跳、投擲、接、踢、打擊、平衡、扭轉的關鍵發展時期,所以除了目的運動以外,從事各種類型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如此才能平衡發展身體所需的各種能力,提高將來整體運動表現以及運動時的安全。 青春期之後,由於基礎運動能力已經發展完成,身高的改變不像青春期有那麼劇烈,又是肌肉生長的關鍵時期,可以依據個人興趣以及身體條件來選擇適合的專項運動發展,並且循序漸進提高訓練強度。 青少年訓練時應著重對稱性發展,避免過度著重單側運動,以免造成身體姿態的不對稱,就算選擇球拍、投擲這類偏重單側的運動,也要重視對側肌群的均衡訓練,以降低傷害風險。 除了訓練以外,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培養正確的運動恢復慨念是很重要的。正確且充足的「睡眠」、「營養」、「休息」,是運動選手發展的根本,卻是常常被教練及選手忽略的環節。 圖片來源:劉又銓醫師提供 關於每種單項運動的訓練時間,目前共識是每週訓練總時數不得超過其實際年齡,也就是8歲的運動員每項運動每週訓練不超過8小時、10歲則不超過10小時,以此類推。但在成年以前,每週單項訓練的總時數不應該超過16小時。想要增加訓練時間,則建議以基礎運動能力訓練或其他的運動類型訓練互相搭配。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家中有青少年運動員的朋友們建立正確概念,減少小運動員們受傷的機率,讓青少年運動員能兼顧技術訓練以及均衡發展,也期待台灣能繼續出現名揚國際的優秀精英運動員。 (本文作者為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劉又銓)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

很多人在Facebook轉傳現年44歲的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疑似運動時頭部外傷,導致運動後腦出血驟逝的不幸消息,感嘆他英年早逝。加上前陣子知名部落客筋肉爸爸37歲就中風的新聞,不免讓人擔憂運動的安全性。 姑且不論前者的死因究竟是頭部創傷、或是自發性出血,許多人看到這則新聞可能會懷疑是運動造成中風。事實上,研究指出正確運動可以降低50%中風的風險。根根據2009年的美國研究,即使是進行激烈運動的國家隊短跑選手,在長達7.7年的長期追蹤中,中風的風險也比一般族群低了10%以上。 圖片來源:劉又銓醫師提供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建議,有效運動的定義是每週5天、每天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是每週3天,每天20分鐘的中高強度有氧運動。 正常人的最大心率約(220 - 年齡)下/分,中強度運動目標可以用最大心率的70%來預估。 以40歲的人來說,最大心率大約是180下/分,目標心率則可以設定在126下/分。只要透過心律手環、心率帶等穿戴式裝置的監測,就可以確保自己的運動落在有效運動區間。 運動前落實血壓、心跳自我評估 預防運動發生腦中風意外是有方法的。每個人每天的生理狀況都不一樣,為了解身體的狀況,養成監測自己的休息血壓及心跳很重要,尤其是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問題的運動愛好者。身體狀況不好的情況下,運動中發生心血管或腦血管意外的風險自然會節節高升。 根據最新版標準,正常血壓的標準是收縮壓在120/80 mmHg(毫米汞柱)以下。最近美國心臟學會也把高血壓的定義從收縮壓140毫米汞柱以上,下修到130毫米汞柱,可能以往以為只是血壓偏高的人,現在都被認為是高血壓族群了! 如果休息血壓或心跳超過標準區間或是跟平常差異太大,必須暫停運動。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更應該要監控運動前血糖,才不會造成運動低血糖的問題。 腦血管構造異常是年輕腦出血主因 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腦中風(Stroke)》期刊的研究指出,腦血管的異常構造例如「血管瘤」或「動靜脈畸形」是年輕族群發生腦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高血壓。有腦血管構造異常的人,更容易因為運動時血壓升高或是頭部意外創傷而造成腦部出血。 如果有腦部血管瘤或動靜脈瘤和中風家族病史的人,應該定期進行腦部血管檢查,例如腦部核磁共振血管攝影(MRA),及早發現病灶,提早進行治療,避免這類憾事一再發生。 「心悸、胸悶、頭暈、頭痛」是身體在求救 運動中如果出身體異狀,千萬不要勉強繼續運動,尤其是如果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的情況,很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徵兆。應該立刻停下休息,如果症狀沒有因為休息而緩解或是症狀反覆出現,就應該前往就醫檢查。若在運動中發生「過去不曾有的嚴重頭痛」,無論是否有頭部受傷的病史,都更要小心運動中腦出血的可能。 至於運動中或運動後出現單側肢體無力、嘴歪眼斜、說話不清、流口水、單側肢體麻木、走路偏斜、無法維持平衡,則要特別留意中風的可能,應該要立即停止運動並至急診就醫。 天冷運動,注重保暖及暖身 2020年3月一篇氣候變化與心血管功能關聯的文章提到,氣溫冷熱變化太大,尤其是在冷天進行運動時,血管容易因為快速收縮造成血壓上升,導致腦中風機會大增。而在過熱的狀況下運動,則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發作機會增加。 今年台灣氣候異常,4月氣溫時而低到10℃左右,又時而接近30℃,如此劇烈的氣溫變動,運動時一定要注意確實熱身,並注重合適的穿著,適度保暖或維持通風,以免心血管、腦血管意外找上門。 (本文作者為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劉又銓) 原文刊登於康健網站